紡織廠除了追求棉紗產量和一定質量的控制外,無論混配棉質量的高低和空調除塵質量的好壞,都按照過去傳統的方式對設備、紡紗器材、牽伸部件、卷繞部件的頻次進行清潔和保全保養,從而導致棉紗的各種變異系數都在增加、棉紗疵點難以控制,各類紡紗器材、紡紗設備損傷、損壞程度增加。
經調研發現,對生產車間紡紗設備、紡紗器材、紡紗原料的質量、牽伸部件、卷繞部件、生產車間的清潔頻次較為重視的紡紗廠,膠輥膠圈的劃傷、磨損、龜裂、破裂、脫落的頻率很低,只有一般紡紗廠清潔頻次的10%~15%。如果清潔頻次較高的1萬錠紡紗廠膠輥膠圈每月損傷損壞300個,那么清潔頻次較少或不規范的1萬錠紡紗廠膠輥膠圈的損傷、損壞每月可達到3 000個~4 500個,按照1個膠輥3元計算,清潔頻次較少和不規范的紡紗廠家會造成9 000元~13 500元的經濟損失,同時棉紗因為清潔頻次不到位造成的各類質量問題特別是偶發性紗疵問題,將使相同號數、相同生產成本棉紗的價格會低1 000元/t~3 000元/t,如果1萬錠紡紗廠1個月生產JC 18.2 tex紗的產量為140 t,那么清潔頻次正;蚋嗟募徏啅S家將會比清潔頻次不規范或者較少的廠家多收入140 000元/月~520 000元/月,反應在棉紗價值上的差異比在膠輥膠圈上損失的差異多達10倍~30倍,因此加強紡紗設備、紡紗器材、牽伸部件、卷繞部件的清潔頻次有利于設備、紡紗器材牽伸部件、卷繞部件的使用時間和保護,是降低膠輥膠圈損傷、損壞不可忽視的要素。表4是某5萬錠紡紗廠其中1萬錠生產JC 29.2 tex紗細紗工序1個月清潔頻次與膠輥膠圈損壞、損傷的匯總。
表4 清潔頻次與膠輥膠圈損傷損壞的對比 單位:個
表4的統計數據說明,牽伸和卷繞部件隨著每天清潔次數的增加,飛花附入牽伸和卷繞部件的幾率降低,膠輥膠圈纏繞幾率下降,膠輥膠圈損傷、損壞的程度明顯下降;隨著紡紗號數的增加和棉紗質量要求提高,膠輥膠圈纏繞、損傷、損壞的程度更加明顯,增加牽伸和卷繞部件的清潔頻次是行之有效的。在生產普通號數棉紗時,牽伸和卷繞部件每班清潔兩次膠輥膠圈的損傷、損壞只有牽伸和卷繞部件每天清潔一次的10%~20%。實踐證明,牽伸和卷繞部件合理的清潔頻次和適當增加清潔頻次,是保證膠輥膠紡紗完整的重要環節。